设置

关灯

第62章 康熙的操作 下 (1 / 3)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接下来的几天,胤礽开始了他的低调生活,每天早上准时报到南书房,和两位天王一起商议下面汇总上来的各种奏折,他主要还是以继续学习为主,也是深知想要从吏治开始改革,不能只盲目的相信后世的史记,毕竟谁也不能确定其真实性。

        有时候一位六七品的官员,背后就可能牵扯到某位皇子,稍有不慎就是牵一发动全身的局面,再者如果不慎触及到了自己人的利益,那就得不偿失了。

        从这些天的接触和打探,他也有点清楚了,自己身边以前的那些心腹就没有几个手脚是干干净净的,但是自己却不能斩草除根,合尘同光也是他上辈子得到的经验,身不由己是官场常有的事,当然不是身不由己的去犯罪,只是更多的是理想向现实的妥协罢了。

        对于他的各种提问,两位大臣是知无不言,就是有时候面对太子的奇葩问题也觉得有点懵。

        主要还是胤礽的想法比较新颖,稍有一点结合他现代的知识,那就是创新了,但是突然间蹦出来又有点不合时宜,不过到也间接的导致了两位天王大臣的好奇心,胤礽也对有的名词进行了一番解释,比如说权利上的互相监督、奏折上的闭环报告、生活上的水稻杂交以及水泥的改造。

        这些都是他准备开始着手的,尤其是涉及农业方面,他现在知道了康熙原来是真的重视农业,尤其是在水稻上的普及和研究,居然已经有专门的农田来进行杂交实验,这让他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原来发展创新一直就在前进的路上,从来没有间断过。(再次致敬袁老!!!)

        “太子殿下,您刚才说的水泥真的有那么结实?能在水中而经久不化?并且不堵塞?”显然身为工部一把手的佟国维对他管辖范围内的东西最为感兴趣,在听到水泥能使河坝坚固,并且不需要过多的维护后,就大为心动。

        要知道现今每年在水利上银两的用度可是一笔大开支,而康熙对此也是极为的重视,下令“凡有关河务之书,必由他亲自批阅”的指示。

        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清朝的水利是多么的糟糕,一直不断的消耗举国之力来治理它。

        “佟大人,此物不同于我们现在采用的灰浆,待本太子过几日去工部亲自实验一番,看法国友邦所说的制作流程是否有误,你且宽心,一旦研制出来,第一个采用的一定就是水利”胤礽先是托词此物是外国人的发明,不然不好糊弄。

        “如此微臣在此就谢过太子殿下了”说完还要跪下行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