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04章 利益掺杂 (1 / 2)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大唐第一技术学院找不到足够的学生与工业区缺乏熟练工匠的根本原因是匠人的地位不高,直接原因是番匠制度的限制,要向彻底解决匠人地位低下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当下最要紧的是把大唐的匠人从番匠制度的枷锁中解脱出来,满足学院招生和工业区用工的需求。

        自从上次和老头子谈话之后,他就明白现在废除番匠制度不太现实,他一直在考虑如何绕过番匠制度的束缚,在不影响到朝廷运行和不引起其他人过度反应的前提下达成自己的目的。

        思来想去没有一个稳妥的办法,向群员征求意见,群员倒是非常积极的帮他出谋划策,最后得出的结论就三个字——拿钱砸!

        给手下匠人最好的待遇和远超平均水平的薪资,反正未来的工业区有不少暴利的产业,只要产品生产出来卖出去投入自然就赚回来了,就当千金买马骨了。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看着匠人的高收入和优厚待遇,人们多半会眼红,逐利的本能会把最好的工匠汇集到李元喆麾下。

        当然,具体的操作不能简单粗暴。

        文总建议李元喆以私人名义成立一个专门招收各类工匠的组织,收罗天下工匠给自己打工很符合李元喆本身的设定,在其他人看来这就是皇帝在胡闹或是满足自己的私欲,虽然名义上不好听,但绝对没人敢去主动招惹他,只要他不从根源上掐断依附在番匠制度利益链条上的那些人的生路,最多就是挨几句背后的骂声而已,组织建立之后直接并入大唐皇家商行,然后向世家和地方府衙租借工匠,如此一来就给这个组织披上了世家、皇家和官府三层虎皮,又和世家与地方官府结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利益同盟,吸番匠制度鲜血的人不外乎世家和地方官员,把他们拉下水相当于把一部分番匠制度利益链条的利益借来给李元喆用,如此一来谁都不敢再打这个组织的主意。

        然后再大力宣传组织给出的高额薪资和优渥的待遇,吸引民众的注意力,眼珠是黑的,银子是白的,用银子的白光亮瞎人们的双眼,再把组织的背景宣扬出去,有意在暗中宣传加入组织的匠人可以躲过朝廷的番匠劳役,等朝廷里的人反应过来也只能默认组织的存在。

        因为有皇家、世家和地方官府的利益掺杂,没人敢把组织挖朝廷墙角的事情挑明,这样一来番匠制度基本就成了一个空架子,废除也只是早晚的事情,甚至不用李元喆主动提出来,尝到甜头的人就会替他做。

        文总计划的核心就是“利益掺杂”,用世家和地方官员的贪婪来架空番匠体系,从而实现废除番匠制度的目的。

        听完文总的全套计划,李元喆算是明白临高五百废为什么会慢如蜗牛了......凡事绕路走,不到逼不得已绝不操刀子干,能快得起来才有鬼了。

        不过文总这个计划的可行性非常高,可谓是深谙“利益捆绑”的精髓,尽管李元喆对世家人没什么好印象,但该利用的时候还是要利用的。

        和五姓七望做生意只是让他们在与自己发生小摩擦时有所顾忌,还不足以成为让他们翻脸时有所忌惮,进一步进行利益捆绑的效果也有限,因为在皇权威胁到他们的根本利益时所有的经济利益都是可以抛弃的,他们只需要保证自己对社会资源的分配权,但进一步的利益捆绑却能起到麻痹他们的作用,虽然明知效果有限,李元喆还是按照文总的方法去做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