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0章 有粮有钱还有刀枪甲胄 (1 / 5)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李渊决定出兵,最高兴的莫过于军方的人。

        有仗打是这个时代军人唯一体现价值的方式,尤其是对外作战。

        大唐的军队打了八九年的内战,虽然很多人凭借军功得到了财富和地位,但内战并不是军人的追求,不管什么时候,抗敌保国才是军人最高的荣誉。

        朝堂上的这些将领也不例外,他们已是富贵到了极致,唯一的追求是青史留名,打突厥人无疑是个绝佳的机会,无论成败,史书上都会留下他们保家卫国的光荣事迹,朝堂上的勾心斗角其实和他们关系不大,他们要的只是能施展拳脚的机会而已。

        李靖带头表示,只要朝廷给足粮草军械,他们这些老骨头能打到突厥王庭去。

        这倒不是李靖吹牛皮,而是大唐的军事力量确实有这样的能力。

        随末的战乱尽管把天下打的疲弱不堪,但在连绵不断的内战淬炼下大唐得到了一支战斗力极其强悍的军队,这支军队包含了十六卫多达十几万的常备军,关内道及各地方的六百三十三个折冲府可以随时召集到有作战经验的府兵近二十万,西北及北方边军十二万,加上各地的驻军、军户,大唐的总兵力超过五十万,最关键的是经过多年的积累,大唐拥有的可用于作战的战马数量超过了十五万匹,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职业骑兵达到了八万,将这些兵力集中于一点,面对突厥骑兵时可以完全抵消掉突厥人的机动优势。

        也就是说真到了拼命的时候,大唐军队并非没有能力冲入草原去偷突厥人的家。

        大唐之所以之前在面对突厥时一直处于防守状态是因为国内的掣肘太多和国库空虚,加上各地方并不稳固,牵制了很大一部分兵力用于维稳,所以朝廷并不能完全发挥出自己的兵力优势。

        现在李渊和李元喆的态度很明朗,要倾尽全力和突厥人打一场关乎国运的国战,自然是要不惜血本的投入,一切以战争为先,国内的局势也基本稳定下来了,是到了该重拳出击的时刻。

        不过萧瑀和裴寂还是提醒了两位皇帝国库空虚的事实,希望朝廷能量力而行。

        李渊和李元喆没有为难他们,两人一个是宰相,一个是民部尚书,提醒皇帝是他们的本职工作,没必要苛责他们什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