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百六十一章 采取军事手段的... (2 / 4)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钱天敦接着说道:“我们在涂山半岛训练的这支北越军队,军纪来说还是勉强能及格的,但最大的问题是他们的实弹‘射’击训练太少,很难说到了战场上会有什么样的表现。而且他们缺乏长矛兵的配合,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隐患,一旦战局不利,火枪兵方阵在后撤时缺乏有效的掩护,就很容易出现溃败。”

        “我们的民兵也没有长矛兵配合啊……”与会者不知道是谁咕哝了一句。

        “我们的民兵部队目前都已经换装了二七式燧发枪,不管是‘射’程、‘射’速、‘精’准度,都大大优于出口型的火绳枪,就连刺刀也比出口型长了近一倍,因此我们的民兵部队所使用的战阵并不是北越新军那种配合长矛兵的古斯塔夫方阵,而是纵深更浅,战斗面更宽的线形阵列。对我们的部队来说,长矛兵并非必需品。”钱天敦立刻就这个问题进行了科普:“简单的说,我们现在用的就是排队枪毙战术。”

        历史上的排队枪毙战术正是在燧发枪得到广泛应用之后出现的,而在16世纪后半叶,燧发枪开始进入到西方国家的军队当中成为标准配置。不过在这个时代的东亚战场上,海汉民兵个大概是唯一成建制使用燧发枪的部队,并且由于比西方同行早了半个世纪“发明”出了刺刀这一近战武器,海汉民兵也是这个时空中在火枪部队中取消长矛兵编制的第一支军队同一时间在欧洲三十年战场上,古斯塔夫的火枪部队中仍然保留了超过三分之一的长矛兵作为近战护卫。

        在这个时间的东亚战场上,不可能出现同样采用排队枪毙战术的对手,因此军警部的军官们也不用担心战斗要残酷到双方踏着整齐的步伐行进至50米距离之内才开枪互‘射’事实上采用了独家制造的粉末火‘药’之后,二七式燧发枪的有效‘射’程足以让这个距离拉长到220到250米之间,只要火力密度够大,就完全可以弥补‘射’击‘精’度上的不足。

        而南越的火器部队显然还不具备使用排队枪毙战术的资格,火绳长矛‘混’编方阵对上存在技术代差的线形阵列,其结果肯定不用多说,后者将会取得压倒‘性’的胜利,而军警部的信心也正是来源于此。他们坚信自己手下这批民兵在经过数月的艰苦训练之后,要对付一群科技落后战术同样落后的南亚猴子兵肯定是没问题的。

        钱天敦进一步指出,目前的‘交’战地点是一些接近海岸的狭窄关口,这种地方虽然燧发枪部队无法充分展开阵形,但反过来也就能保持更大的火力密度,提高杀伤效率。加上火炮的支援,想要守住关口的难度并不大。而如果战局不利,也可以就近从海上撤退,不至于轻易被对手给断了后路。

        宁崎开口道:“虽然我对刚才的决议投了赞成票,但我还是要明确一下,我们所要达成的作战目标是什么?是帮助北越军队守住战线?是帮他们击溃南越军队?是要彻底剿灭南越政权?这个有必要再明确一下吧?”

        陶东来道:“宁老师说的这一点我也很赞同,我们常说不打无准备之仗,这种准备不光是物资和人员,同时也要明确作战的目标。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里说过,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延续,我们采用军事手段之前也必须要明确政治目的。我认为,维持安南内战的胶着状态,对我们是比较有利的,所以我们对南越军队的打击力度暂时不要太大,以稳固现有战线为主要目的。南北双方不管是哪边一鼓作气拿下对手,对我们来说都不是一个好的结局。”

        颜楚杰附和道:“陶总说得对,我也补充一点,这次的海外军事行动还有一个重要目的,那就是实战练兵。大家都知道,我们穿越之后发生的两次战斗都是在初期,根本就没有民兵的参与。现有的民兵队伍在成立之后也完全没有参加过实战,对于这支部队的实际战斗力,我想也只能通过战场来考验。相对我们可能会面对的其他对手来说,这次的对手可以算是一个软柿子了,至少他们还不具备在海上讨伐我们的能力。而且他们所使用的火器也都是舶来品,打一发就少一发,不像我们有自产能力。用这样的对手来练一练兵,我认为对提升我们的军事实力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那么为了实现你们所说的作战目的,我们现在需要派出多少民兵部队出去作战?实际又能派多少?”‘蒙’贺问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