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五百二十七章 学员兵 (2 / 3)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于铁柱说话间,不断轰击的几门炮真的将庄子的围墙轰塌了大约三丈长的一段。在短暂的平静之后,约莫一百余名步兵托着步枪,以整齐的横排军阵向着缺口处徒步行进过去。

        在距离缺口大约二十丈的地方,军阵以排枪阵进行了一轮射击,打倒了出现在缺口处的数名顽固分子,然后继续前进,占领了这处硬生生用炮火打出来的通道。

        直到大部队控制了这里,开始清理场地的时候才发现,刚才这一番炮火加上排枪,也打死打伤了大概有四十多名抵抗人员,另外被炮火轰塌的围墙下面似乎还压着了几人,只是埋了许久之后,大概都已经没救了。

        民团军进入庄子之后,很快就抓获了罪魁祸首十余人。不过考虑到民声形象,军委已经下令尽可能减少战后在当地直接处决人员,因此这些人大概还有机会继续活下去,在某处矿坑里发挥他们的余热。考虑到这种治安战会给当地百姓心中留下的阴影,这个庄子里的居民在战后势必会被遣散,分散到别的州县甚至是海外去定居。

        当民团兵压着那些一脸灰败的俘虏们出庄前往县城的时候,于铁柱特地带了童兵营的学员在路边旁观,并且注意观察他们脸上的表情。对于个别眼神和表情上透出明显不忍的学员,于铁柱都暗自记了下来,这种心肠较软的人即便再怎么忠诚,也不适合在一线指挥作战。

        这些初上战场的学员现在才刚刚意识到战争的残酷性,然而战场上对敌方的怜悯就是对己方的残忍,更何况很多情况下指挥官还必须要将自己的人马送到阵前去牺牲,没有一副铁石心肠将很难完成残酷的作战任务。而对于这些学员的综合考评当中,也加入了这方面的考量,那些不适合作战地指挥的学员,大概今后的培训方向就会有所改变,朝着后勤或者技术类的军种发展。

        类似这样的治安战,至海汉占领琼北开始,就一直断断续续未曾断过。虽然民团的战力并不会惧怕这些地方上的小规模武装,但要一直拍打这群嗡嗡叫的蚊子也是个挺让人头痛的事情。值得庆幸的是琼北的黎苗两族并没有参与到海汉与大明的纷争中来,而是保持了冷眼旁观。

        这当然也是相关部门在战前努力的成果之一,民政部和安全部都派出了不少黎苗出身的归化民,前往琼北的黎苗山寨做工作。虽说这种拜访并不能马上把这些山寨都拉到海汉一方,但至少可以让他们保持中立,不要急着介入到这场利益冲突中来。

        海汉当然也给予了这些中立者一定的好处,比如廉价的食盐、铁器、药材,以及长期的贸易往来协议等等。即便这些山民不愿投靠海汉,至少也能获得比大明统治时更好的外部条件。

        这些民族政策都是在琼南和琼中地区得到了实践检验的成熟模式,套用在琼北的黎苗山寨也一样的好用。虽然这些山民的开化程度有限,但跟着谁的好处比较多,山民们还是能用自己淳朴的价值观衡量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完成了这个用时两小时三十分的作战任务之后,于铁柱带着这帮学员返回澄迈县城。安顿好这帮人之后,于铁柱还得花同样长的时间来书写今天的行动报告,并且就学员们的表现给出自己的结论。

        当然了,由于识字数量有限,于铁柱的行动报告并不会出现长篇大论的情况,其标准的格式大致是以下的样子。

        某日某时,民团某部奉命攻打澄迈县某庄,以炮兵开路,步兵推进,于当时某时攻下该庄,毙敌xx名,俘虏xx名,我军伤亡为轻伤x人,重伤x人,无阵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