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百八十九章 重大决定 (2 / 4)

《关闭小说畅读模式体验更好》

        颜楚杰作为军警部代表,当众宣读了执委会对烈士们的各种表彰、奖励以及对家属们的抚恤措施:“海汉民团一连一排三班战士赵大庄,于某年某月某日在与南越贼寇作战时不幸牺牲,现军警部决定,对赵大庄作以下嘉奖……”

        军警部以最快的速度为这批人进行了军功追评,牺牲人员全部荣立个人三等功,并追授“海汉卫士”荣誉称号及相应的授奖文书、奖章和奖金。黑土港民团中的牺牲人员,也同样照此标准办理。而给予家属们的丰厚抚恤,更是在围观人群中‘激’起了一阵低呼声。

        普通民众在此之前都只是将加入民团视作了进入海汉体系,获得归化民身份的一条捷径,虽说有些风险,但这条路比起当力工或者当雇农要快得多,起码不需要等待那一到三个月不等的考察期。有很多人不愿意走这条路,就是因为觉得当大头兵没有保障,何况这海汉民团摆明了就是海汉老爷们的‘私’兵,说得难听点,死在外面都不知道有没有棺材收。但这次的公祭活动,却是完全颠覆了本地民众原本的认识。

        在海汉民团当兵,固然也需要拼命,但人家海汉老爷们可没有把穷人家的娃当作纯粹的消耗品来用,至少以前从来还没听说过军队里会给战死的小兵一一评定军功的做法。至于这些抚恤的手段就更不消说了,明军的抚恤金本来就不多,有时候还会七扣八扣地被经手的军官所贪墨一部分,跟海汉这标准简直不能同日而语。而当官的在公众面前给小兵举行祭祀,这同样也是前所未闻的举动,更不消说还为了这些战死的人员准备了专‘门’的高级墓地据说坟头都全是用修码头景观大道的“海汉水泥”来建的,不管是坚固程度还是造价,都远非普通的土坟头可比。而且平时有专人负责打扫照看,逢年过节也会有人上香烧纸,这待遇岂是大明的军队能相提并论的?

        于大山挤在围观的人群里,连连赞道:“首长们这作派可真是厚道啊!又是给钱又是给地的,起码家里人今后衣食无忧,这些战死的人也算是不亏了!”

        旁边有人低声嘀咕道:“那你怎么死活不让你儿子去参军?”

        于大山被人揭破,老脸一红急忙分辩道:“我儿子年幼体弱,还不到参军的标准……再说了,为执委会做事,不分高低贵贱,这可是宁先生说的!我儿子在驻广办做事,那一样也是在为执委会尽心尽力!”

        “你就吹吧!”旁边那人似乎也很清楚于家父子的状况:“谁不知道你家小宝是跟着施财神做事,今后前途一片光明,哪是当民团兵的人能比得了!”

        于大山哼了一声,索‘性’不作答复了。于大山虽然没什么文化,唯一认识的几个字还是从“干部识字班”学会的自己的名字,但作为已经进入海汉体系已经十个月并且还发展得不错的“老员工”,于大山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政治眼光和敏感度。海汉民团的待遇固然很好,于大山也承认这一点,但进了民团想要出人头地就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拿命去拼军功,这显然不是一个上佳的选择。

        而跟着施耐德这样的海汉首长做事,出头的机会起码是进民团当兵的几十上百倍。今后海汉控制的地盘越发大了,首长们管理地方上的事情总需要用人,那肯定首选就是自己信得过的身边人了。于小宝跟着首长作几年长随,今后怎么还不得提拔个科长、处长之类的干部?说不定到了自己这岁数的时候,于小宝也能在某个地方当上“管委会主任”这种高级职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